小鹤经验分享—— 健康贴士夏季预防手足口
手足口专门袭击6个月~6岁之间的孩子,201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中,它以发病人数237.6万位居第一。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该病目前仍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是做好预防。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曾表示:手足口病传播系数是新冠病毒的3倍。
手足口病每年发病超200多万例
2008年3月安徽阜阳地区出现了多名发热及手足口臀皮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者,短时间内出现了集中死亡,经调查知道是EV71病毒所致,病毒迅速蔓延全国26个省份。
发病人数虽然较多,但手足口病目前仍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是做好预防。
“现在是时候关注除新冠肺炎以外的传染病了。” 在2020首届《知足常乐 “依”路平安》手足口病防控征文暨防控卫士评选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指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其他原因,让家长产生了疫苗犹豫,然而当下,进入夏秋季节是疫苗接种的关键时刻。
“疫苗接种如果3个月不进行,暴发流行风险是在逐渐加大的,特别麻疹病毒传播系数12~18,百日咳12~17,新冠病毒1.4~2.5。除了这些传染病外,手足口病传播系数也将大大增加,达4.2~6.5,它传播系数是新冠病毒的3倍。”曾光教授认为,如果忽视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数可能明显高于目前水平。
手足口病整体疫苗接种率仍偏低
“相关研究表明,手足口病需要在免疫接种率达到78%以上才能达到免疫群体的效果,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需要达到67%以上才能达到群体免疫的要求。目前各地EV71疫苗接种率从10%~50%之间不等,远低于形成群体免疫的要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陈晓琦认为,在新冠疫苗的防控常态化中,要提高EV71疫苗接种率,联合接种优势格外明显,这样可以减少去医院的次数,一次就诊,多种保护。
据悉,我国自行研究的EV71疫苗已经可以与乙肝疫苗、麻风疫苗、流脑疫苗联合接种,研究证明一起接种,或者分开注射接种安全性相同,免疫保护作用也是一样的。目前EV71疫苗与乙脑疫苗、流感疫苗的联合接种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
辨别:“三个四”帮助家长揪出手足口病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冰指出, “4-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临床上通常与疱疹性咽峡炎混淆,手足口病治疗不及时可引发脑膜炎、爆发性心肌炎等严重后果,家长应掌握辨别小技巧初步判断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辨别?胡冰介绍: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口腔咽颊部疱疹,少数病例会出现高热惊厥、脑炎等并发症,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尔延至两周。
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发热,一般为38℃左右,可有咳嗽、流涕、影响食欲、恶心、呕吐等表现,同时在1~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和膝盖处。
区别手足口病引发的皮疹记住“三个四——四部曲”:
- 病毒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 “保护易感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尤其对于6个月~3岁孩子,要尽早进行疫苗接种。此外还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加强锻炼、开窗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场所。”胡冰强调。
下面是此前疾控专家
对常态下开学的提醒
在防范新冠肺炎以外
请务必防范以下6种疾病
防流行性感冒
专家提醒:
- 随着学校开学,学校暴发疫情发生风险增高,学校应重视做好春夏季流感防控工作。
- 流感对全人群易感,但流行季节儿童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通常最高
防诺如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
- 随着学校陆续开学,暴发风险增大,接触传播和食源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
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口密集单位为诺如病毒感染暴发高风险场所。
防手足口病
专家提醒:
-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
- 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暴发疫情高峰期在4-6月。
防水痘
专家提醒:
- 重点防控场所主要是小学,5月是暴发的高峰期。
- 为了更好地预防水痘,建议家长避免小孩和患病小孩玩耍,最好要带小孩接种两剂次的水痘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