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鹤·经验分享——《让孩子在生活中收获爱》

发布时间:2023-11-13 14:33 阅读量:172
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的照耀和雨落的滋润,雏鹰的成长需要老鹰的哺育,孩子的成长当然离不开我们的爱。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为人父母,这一身份每时每刻都在挑战你的脾气、包容力与情绪管控能力。为人父母之初的喜悦很快就被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挫折打败,即使如此,父母依然要尽可能的了解孩子,成为她无话不说的朋友,和孩子建立紧密又稳固的联盟。
首先,在生活中,有一些事情尽量让孩子参与进来,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事情更应该让孩子有发言权。如果经常让孩子参与,孩子就可以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知晓家中的实际情况。同时为孩子博得一个事情决定的发言权,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孩子的独立意识。
在我们的家中,爸爸妈妈和孩子经常坐在一起,交流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可以问问孩子“爸爸,我这几天的表现怎 么样?”‘这些日 子,妈妈总是有点急躁,不知为何”,‘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和爸爸妈妈说吗”等等之类的问题,孩子也 会满脸真诚的回答“爸爸做得非常好”、‘妈妈应该是家 务 做得太多,还要工作太累了吧”,“要不我们休息放松一 下吧,”....这时孩子不光能分析问题,还能帮你出主意解决问题。通过经常性的平等交流,我的孩子在小班的第二个学期,有了很大的改变,独立自主的意识、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
其实,有时我们大人会不自觉的无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在平时,就应该让孩子养成自我独立的意识,使她知道她是家庭一员,和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她也是被关注被尊重被爱的。
其次,引导孩子学会爱和感恩。-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就没有爱别人的能力。当孩子知道感恩时,她便会让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并实践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因此,由于感恩,她不在无理取闹,反而变得很懂事,进而能懂得去帮助父母;由于感恩老师,她会用心学习;由于感恩生活,她不再会事事抱怨,而变得阳光、向上。
我们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爱。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很多无形的爱,并用心去体会这些爱所带来的美好。孝顺是一种会“遗传”的美德,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榜样,在我们现在的家,庭里,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忙带孩子,在一-起生活,这样的环境下,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经常会受到父母言行的影响,父母要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知长辈的不;容易,养成孝顺的美好品德。生活中多带孩子参加爱心公益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保护环境、照顾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多赞扬孩子的善良行为,只要孩子有善良的表现,就该予以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从小就在心里种下善良的种子,这样才会更好地将善良融入孩子的生命中。多给孩 子提供“ 爱心”教育的机会,试着让孩子自己种植、照顾小动物、帮助别人....这样孩子会有种满足感,从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爱虽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是教育的前提条件。教育无小事,我们只有用我们的爱教育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我们的爱,他们也会用自己的爱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微信公众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标山南路45号
邮箱:hqyh2012@163.com
电话:15315110998
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2021045640号-1
建议用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