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鹤·经验分享----《幼小衔接要做到什么程度,孩子才能更好适应小学?》

发布时间:2023-06-02 13:09 阅读量:308

关于幼小衔接应该做哪些准备,今天就来为你指明方向,梳理分析幼小衔接需要重要培养的 3 大方向,以及具体的教育建议。
一、身心准备:应培养的基本素质
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孩子积极适应。
1.保持运动习惯
那怎么做到呢?可以从小事积累起来,帮助孩子养成每天运动 30 分钟~1 小时的习惯,还可以让孩子接触并练习跳绳,这也是一年级体育达标项目。
幼儿园阶段,孩子应该都有不少的户外活动时间,关键是到小学之后也要保证时间,别小看运动这件小事,除了增强体质,对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绪控制也都有直接的帮助。
2.学习调控情绪
上了小学,孩子会遇到更多情形,举手但老师没叫会失落、要当众讲话会害羞、没拿到好分数会沮丧、被同伴拒绝会委屈,怎么应对这一切呢?
功夫也是要下在平时,多注意孩子的状态,当他不开心时,接纳他的消极情绪,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方式表达,比如深呼吸、换个环境,等他平静后耐心地和他讨论不开心的事情和原因。
这样孩子遇到了新问题,就会知道主动来跟你沟通,他也能不断学到新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闷在心里。
大班后该如何突破
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是孩子开启小学生活的第一动力。你可以多和孩子聊聊新学校的环境和日常活动,跟他一起选购开学物品,帮孩子建立起对小学的期待。
同时,爸爸妈妈自己也要调整好心态,别只盯着辅导写作业,分数和成绩,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的发展,观察到他的不足和优势,给到恰当的支持。要明白学习是长期的事,不是只有小学。
二、能力准备:应培养的基本素质
较强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培养孩子初步的责任感,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
1.培养独立性,对自己负责
上小学后,孩子会明显感到没有像幼儿园那么随意了,不能撒个娇就不上学、也不能迟到、上厕所尽量要在课间,逐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可以很好地避免开学初期的手忙脚乱。
实际上,爸爸妈妈现在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让他意识到要对自己负责,不要什么都替他完成。比如: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
学会收拾归纳自己的物品,小到自己的书包、书桌,大到自己房间的,都要有自己整理的意识。
2.有安全意识,能保护自己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爸爸妈妈要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比如,养成自觉洗手的习惯,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
注意留意不安全因素,比如,在台阶上、高处不互相推搡、打闹、疯跑,不要随意跟着陌生人离开。
学会及时求助,比如,身体不舒服要找老师寻求帮助,知道求救电话。
大班后该如何突破
提前半年帮助孩子规律作息,将孩子每日早起、活动、用餐、睡眠时间表调整至与小学相近。
引导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和他一起制定时间计划表:简单的事情制定好起止时间;耗时较长的事情,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和小目标,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养成先学再玩的习惯。
三、学习准备:应培养的基本素质
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孩子入学后适应不同学科的新知识,更加主动、持久地投入学习。这里给你划几个重点:
引导专注力、坚持性等学习习惯的养成。增加需要一定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或活动,有助于孩子入学后更好胜任新的学习任务。
培养孩子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鼓励孩子围绕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积极补充别人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对别人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时敢于大胆提出质疑,听不懂时要主动提问。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供种类丰富的图画书,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并根据情节、画面对故事结果进行猜测或续编,通过手工、绘画、表演等形式再现故事情节。
大班后该如何突破
从小学开始,孩子要接触更多的文字、数字和算术,学习的内容更抽象,你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引导他用数学思维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给家人分食物、去超市买东西等。
此外,还要帮助孩子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可以通过扣纽扣、系鞋带、做手工等活动锻炼孩子的手部动作,还可以通过“跳房子”“给小动物找家”等游戏,帮助孩子认识田字格的结构。
带孩子接触各类知识的时候,不用过分追求识字量、会拼音、会口算,说白了,小学知识毕竟是简单的,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能保持学习热情才更重要。
相信你也发现了,幼小衔接真正的准备,靠的都是平时的稳扎稳打,而各方面能力的准备,也不只是为进入小学而做,其实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益处。
你是怎么为孩子做入学准备的呢?欢迎来评论区分享经验哦!

微信公众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标山南路45号
邮箱:hqyh2012@163.com
电话:15315110998
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2021045640号-1
建议用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