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鹤经验分享----《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发布时间:2021-09-03 10:25 阅读量:750

    一、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婴幼儿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这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幼儿分离焦虑既与焦虑有着共同点,又有着这一年龄段的独特之处。
    婴儿的分离焦虑可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
    二、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孩子入园哭闹、情绪不稳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要只顾着责怪孩子胆小或适应能力差,而是要理解孩子的这种正常心理,正确引导,帮助孩子一起度过焦虑期。
    1. 分别时和孩子说再见
“再见”是最简单的步骤,也是最难做到的。但家长必须这样做,给你的孩子一个拥抱和一个吻,告诉他你很快就会回来,然后走出门,在分别的时候不要拖延。很多时候是家长舍不得分别,导致孩子一直处于分别的状态,而引起孩子的紧张情绪。现实情况是,在和父母分别的几分钟后,大多数孩子都会愉快地安顿下来并忘记所有不开心的事情。一段时间后,孩子就能够适应分别了。另外,家长和孩子之间也可以建立一个再见的仪式,不要偷偷摸摸的离开,因为突然的失踪也会引起孩子的不安情绪。
    2. 给孩子做必要的心理准备
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充满新奇和陌生的场所,孩子想去又怕去,想结交新朋友又心怀恐惧,消除这种紧张情绪的办法之一,就是入园前多给孩子讲一讲幼儿园里的情况。帮助孩子熟悉班级和园内环境,使孩子在人园前对幼儿园有一个美好的印象,激发他们上幼儿园的愿望和兴趣。
    3. 给孩子做必要的能力上的准备
假如孩子能在入园前习惯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大大减轻入园分离焦虑。如:学会独立吃饭、学会简单穿脱衣裤、基本自理大小便等。家长还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多与小朋友接触和交往,使孩子初步积累与人交往的技能和经验,学习简单常用的礼貌用语等。充分利用家庭的语言环境,帮助孩子理解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尽量使用普通话交谈,以便入园后能听清并理解教师的语言并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

来源:亲宝宝平台

微信公众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标山南路45号
邮箱:hqyh2012@163.com
电话:15315110998
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2021045640号-1
建议用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