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鹤经验分享——幼小衔接家长这样准备

发布时间:2020-04-27 16:20 阅读量:885
什么样的入学准备才是科学的?
关键词:家长要做什么?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爷爷奶奶细心照顾,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为此,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家长要给孩子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不要立刻给出答案,试着让孩子自己思考应该怎样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懂得爱护和学会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等。
(3)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和图书等。
3.学习习惯的准备
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家长要提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①家长以身作则、每天抽时间跟孩子一起阅读。
②根据孩子的兴趣,吸引并引导孩子阅读。
③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④鼓励孩子看完绘本后要说出来听听。
⑤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保证,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①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其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倾听理解能力;②复述故事法。亲子阅读时,家长选择比较短的故事讲完后,让孩子把故事复述出来,这个过程可以同时锻炼到孩子的听说能力。
(3)正确的书写姿势:
进入大班后期,相信爸爸妈妈们一定非常重视孩子们的书写习惯,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孩子们的坐姿、握笔姿势一定要规范。
4.社会适应能力的准备
社会适应性差是孩子入小学不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在生活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1)能够自我服务与管理:包括自己能穿脱衣服、洗漱、进餐、收拾书包、整理书桌,会使用基本的学习工具,能够进行扫地、倒垃圾、擦桌子等活动。
(2)要有稳定自己的情绪,能够表达与调节情绪的能力。
(3)愿意帮助并关心他人。
(4)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掌握解决分歧的能力。
家长应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
建议一: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
让孩子能够自己穿衣、裤、鞋,并学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在家中可以和孩子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强化他们的自理能力。
建议二: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貌,个人卫生习惯
要求孩子经常使用礼貌用语;外出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影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在家中也要要求孩子不乱插话,不乱翻大人东西等。
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能够有意识保持环境整
建议三:改变家中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为了让孩子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家长可以从大班第二学期后逐步减少午睡时间;家长也要为孩子的房间重新布置,放置课桌和书柜,让孩子感受到变化。
学习品质和知识技能哪个更重要?
学习品质,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其实就是学习态度,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它却是其他各种能力的一种润滑剂,一种保障,也是孩子们学习素质的重要表现。教育部颁发的《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这些学习品质就是我们应该着力培养的。
学习品质非常重要,知识技能没有可以日后逐渐获得,而学习品质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弥补,这就要求家长们,不要单纯追求知识技能,一定要在入学准备的过程中,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等。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能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认多少字、做多少数学题、会背多少古诗吗?都不是。年幼时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远比知识技能本身更加重要。

                                                                                                                                                                                                                     本文转载自网络
微信公众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标山南路45号
邮箱:hqyh2012@163.com
电话:15315110998
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2021045640号-1
建议用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