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文化背景下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园本化浅议

发布时间:2019-11-14 10:10 阅读量:1304

文化背景下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园本化浅议

           中四班教师 赵晓东

 

摘要: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幼儿园逐年不断开展的传统节日活动已成为原本或缺的一部分,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和成效,在活动进行的同时,探索文化背景的认知和渗透.

关键词:文化背景  幼儿园  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熠熠生辉的民生民俗所在,具有文化传承功用,也有人文伦理道德的体现。传统节日不仅有具体的活动仪式、风俗习惯底蕴、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而且有着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教化意义。传统节日对儿童的成长特别是其社会化和精神引领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所以幼儿园在原本课程下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和可行的,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复兴,我们在幼儿园的原本课程基础上增加了随机的节日文化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在系统而连贯的节日活动进行中取得一些宝贵的经验,对孩子们的教化意义也凸现出来,幼儿在各项节日活动中不仅了解到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节日讲究等。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浅显的认识和感悟,孩子们通过参与到各个传统节日所举行的活动中不但深刻了解到我们中国人对节日的重视和仪式感,还萌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和自豪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隐含可观的教育价值。探索适宜各年龄段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促进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

一、 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现状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深厚而博大的传统文化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许多优秀文化都是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好教材,从孩子们起逐渐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将影响到孩子们的一生。随着国门的对外开放,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意识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现如今,中国孩子生活的环境洋快餐店热闹非凡,过洋节,吃西餐成为时尚,家长们对这种不中不洋的节日活动也是乐此不疲,而孩子们却被动的接受了一种嫁接的文化影响,尤其民间传统玩具也几近消失、传统的图书、音像日益受到冷落,在幼儿生活中也不经常接触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逐年来,随着国家提出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梦想,幼儿园也重视和活跃起来,通过举办各种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利用各种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我们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各种活动的开展确实收到一定的普及效果,也让孩子们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而深刻的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背景的情感体验。他们对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各种仪式感到好奇,对传统节日中所呈现的浓浓的情感体验而激动和兴奋,孩子们是赤诚的,他们在活动中表现的积极而主动,这是一个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好形式,老师也在活动中动用各种方式方法,让孩子们形成更加喜爱传统节日和强烈的过节愿望,从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也就更加深入。

二、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发展

   首先,幼儿园组织传统文化节日更有利于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了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体验,尤其人文伦理情怀,比如:“团团圆圆过中秋”、“重阳节的礼物”、“清明节”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民间故事的了解,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我们在中秋节活动中利用做月饼、赏月,绘画等活动形式让幼儿感受“团圆”这一情感价值体验,比如:在“过大年”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组织幼儿到赏花灯,观看视频,“过新年”音乐欣赏、拜大年、包饺子,了解家乡春节“贴春联、拜年、打莲湘、舞龙”的传统风俗,能说出新年祝贺语等活动深刻感受我国春节这一重要节日的重大意义。比如:开展“端午节、赛龙舟”、“张灯结彩元宵”等的主题活动,让幼儿知道端午节、元宵节家乡的民间风俗活动和通过节日活动体现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孩子们通过这些节日活动开展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除了活动环节,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自己收集、设计、制作等自主活动,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又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创设了节日气氛。其次,传统节日活动是促幼儿全面提升的好活动,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孩子们不仅仅进行简单的技能积累,从知识、能力、情感及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使幼儿在动手能力,启发幼儿创造性,激发民族情感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构建园本化传统文化节日课程的思考和策略

   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的教育已然在幼儿园园本课程计划中渗透并形成,我们在日常活动中更深入广泛地挖掘适宜于学龄前幼儿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并担负起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并推广、普及。根据目前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和研究,今后在有关活动中应更加深入挖掘和倾向于在园本课程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并能够把它放到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更加有益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幼儿园的教育特色提出建议和相应的策略。

(一)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内容和相应的教学计划要侧重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尤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风意味的作为重点活动。在主题目标设定时,应充分考虑涉及到幼儿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常见的民间艺术以及大纲要求的内容,根据幼儿已有经验、教师预设目标、幼儿需提升经验等方面来制定主。
   (二)在活动实施中,幼儿老师必须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和熟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人们都重视着这些节日中的文化,它蕴含的是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和行为中所隐含的文化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三)传统文化节日课程是以教育大纲和相关教育要求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教师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灵活地实施。

  1.创设环境,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中,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比如:春节期间,灯笼、福字、鞭炮、春联,幼儿园可以适时播放有关贺新年的音乐。幼烘托节日喜庆的气氛;端午节之际,可以张贴赛龙舟、包粽子等图片,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风俗活动;活动室布置成传统节日的乐园等。

2.主题活动形式多样,突出传统节日文化价值。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涉及了社会性生活的各个领域,活动设计应从儿童自身出发,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设置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幼儿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力,活动设计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渗透节日文化内涵。

3.利用不同游戏区域,体验传统节日活动。课程实施中,游戏作为儿童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理应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在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角色游戏、户外游戏、建构游戏、音乐游戏、益智游戏等体验式活动来完成幼儿节日活动能够的参与和能动性。

4.家园共同合作,完善传统节日文化课程。节日活动本身就是非常生活化的教育活动,和家长、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可以发动家长让他们共同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统节日文化,请家长们收集有关传统节日中的民间故事。 

   当代传统文化复兴下,传统文化节日的幼儿园课程园本化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主题,也是我们幼儿园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传统文化背景下完成传统节日活动的实施,是我们今后应该是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让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是单纯的过节。

 

微信公众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标山南路45号
邮箱:hqyh2012@163.com
电话:15315110998
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2021045640号-1
建议用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查看